马龙“封刀”:债市“画线派”大师的谢幕与传奇
日期:2025-04-02 18:58:32 / 人气:11
一、功成身退:一位固收名将的职业生涯
收官时刻

2024年4月1日,招商基金公告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经理,结束十年投资生涯。
历史规模:巅峰管理规模超870亿元,招商产业债(王牌产品)规模突破200亿,年化回报稳居行业前10%。
独特标签
“画线派”鼻祖:净值曲线呈45度“钓鱼线”形态,任期内招商安心收益C实现年年正收益(含业绩基准下跌年份)。
回撤控制大师:2016年债市震荡期,其产品最大回撤仅0.8%,远低于同业均值(2.5%+)。
二、天时地利:马龙的成功密码
入行时机
2009年加盟泰达宏利:恰逢金融危机后宏观研究人才需求爆发,经济学博士背景成关键跳板。
2012年转投招商基金:踩中银行系公募固收业务黄金期,依托招行渠道资源迅速崛起。
债市周期红利
2014-2015年大牛市:央行6次降息+5次降准,马龙初任基金经理即遇流动性宽松窗口。
供给侧改革红利:2016年后重仓煤炭、钢铁短债,精准捕捉行业出清带来的信用利差收窄。
三、投资哲学:信用债领域的“游击战”
机动性策略
行业轮动:从煤炭债(2016)→城投债(2018)→重回煤炭拉长久期(2021),均斩获超额收益。
杠杆艺术:保持适度杠杆(110%-120%),但严控久期风险(组合久期通常低于3年)。
争议与创新
“固收+”的另类打法:阶段性配置权益资产(如可转债、打新),但回撤控制极佳(2022年权益熊市中产品仍正收益)。
独立思考:2019年逆势减配利率债,转向高收益城投债,事后验证为最佳决策。
四、行业影响:重新定义“稳健收益”
渠道革命
“画线派”成销售卖点:马龙式净值曲线被银行理财经理广泛用于吸引低风险客户,推动“持有体验”成为固收产品核心指标。
方法论遗产
信用挖掘+宏观择时:强调“自上而下”与“自下而上”结合,区别于纯信用下沉或利率波段策略。
绝对收益导向:提出“债券投资的第一目标是避免亏损,第二才是收益”。
五、卸任背后:固收行业的变局
招商基金的战略调整
投研团队年轻化:马龙留任首席固收投资官,或转向培养新人(如接任者王垠曾任其助理)。
非银机构冲击:理财子公司崛起导致公募固收管理规模分流,需重塑竞争优势。
马龙的“最后观点”
2025年债市预判:认为央行将维持中性偏紧资金面,降息概率低,利率债承压,建议关注政策债供给扰动。
结语:传奇不灭,江湖留痕
马龙的离任,标志着一个依靠宏观洞察+信用阿尔法获取稳健收益时代的落幕。在资管行业走向净值化、工具化的今天,其“控制回撤为先”的理念仍具启示:
“债券投资的艺术,不在于抓住所有机会,而在于错过该错过的风险。”
这位“画线派”大师的遗产,或许正是他对风险收益比的极致苛求。
作者:杏彩注册登录官网
新闻资讯 News
- 银行代销收藏品乱象调查:从"人民...04-02
- 马龙“封刀”:债市“画线派”大...04-02
- 呷哺呷哺:从“小火锅之王”到连...04-02
- 海伦斯不“嗨皮”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