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:打破“债务-通缩螺旋”有望从五个方面入手
日期:2023-09-19 10:38:28 / 人气:253
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周日表示,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债务、人口和物价下跌的三重挑战,负反馈循环可能会相互强化,导致债务/GDP比率上升。为了打破债务-通缩螺旋的预期,政策的当务之急是通过财政和货币协调稳定需求。
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(CMF)月度分析会上,他表示,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去杠杆过程中,对经济的影响仍在加深。一方面拖累整体固定资产投资,另一方面也影响消费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面临债务和物价下降的负反馈循环,可能会导致“去杠杆越多,杠杆率越高”的后果。
“杠杆率是债务与GDP的比率,是分子除以分母。如果去杠杆过程中没有财政货币宽松,结果就是名义GDP增速(分母)下降更快,导致越想去杠杆,杠杆率越高。”他解释道。
邢指出,上世纪80年代末,为了抵消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,日本政府在货币金融上过度宽松,最终引发了资产泡沫。然而,泡沫破裂后,政策制定者过度补偿,实际利率连续四年高于GDP增速。财政政策直到1993年才开始松动,即便如此,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长期缺乏协调。日本在1994年后陷入长期通货紧缩,导致近20年的低增长-低通胀周期。
兴表示,为避免“痛苦的去杠杆化”的尾部风险,短期内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协调来稳定需求,中央政府应扮演“最后贷款人”的角色,以避免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过度收缩。长期来看,需要推进改革,使转移支付/社会福利支出向家庭部门倾斜,修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。具体来说,有五个主要的受力方向。
首先是通货再膨胀。经济重启以来,货币政策相对宽松,但上半年财政政策有所收紧,财政政策的节奏将是影响经济和通胀前景的关键因素。邢表示,就财政宽松而言,明年可以考虑增加新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,或者扩大中央财政预算赤字,帮助经济尽快摆脱低通胀的局面。
第二是再平衡。针对内需长期不足的结构性痛点,通过增加教育、住房、医疗等社会福利领域的支出,增加相对于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,从而促进消费,而不是在资本回报率下降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投资来稳定总需求。
“西方所做的是刺激消费者。如果我们认为在中国很难实现这一点,是否可以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的投入,减少老百姓的后顾之忧?一方面可以减少对‘刺激转变为无效投资’的恐惧,增加对普通民众的支持。”他说。
三是债务重组,涉及房地产和地方债两大领域。在房地产领域,开发商的债务重组一直在推进,但仍需要一个系统的框架,一方面重组和改善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,另一方面稳定住房需求和房价预期,避免供需超调。对于地方隐性债务,“系统性”债务转换方案需要平衡各方负担。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一轮债券置换降低再融资风险和利息负担,有助于地方政府在转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,避免支出下降、增长和通胀疲软、财政收入下降的负循环。
第四是改革。邢表示,除了稳定需求和调整结构,提振长期增长潜力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,改善资源配置。目前,国企以提高效率为重点的指标已经提上日程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框架已经形成,需要加快实施,特别是在鼓励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由流动方面,户籍制度改革和“人的城镇化”需要加快推进。
五是重振信心,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信心。他表示,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,民营企业的信心有企稳迹象,但如果再出台一些标杆性的政策,民营企业的信心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和提振。"
作者:杏彩注册登录官网
新闻资讯 News
- 她靠一部剧吃一辈子,二婚嫁小6岁...12-16
- 电影《奇迹的缔造者》:爱与坚韧...12-16
- 《蜀锦人家》61岁的他曾经靠一身...12-16
- 四川小姐姐秀恩爱,晒男朋友做的...12-16